人與人交往,很多時候會因為生活背景不同,行為表達不同而在异地對事情產生誤解。住中國西南的朋友到了香港,他們要去吃香港的點心美食,當地人告訴他們吃點心要去酒樓那裡才有。於是朋友們就去了一家酒樓。當大家坐下來的時候,服務員很快就過來打招呼,詢問他們要喝什麼茶。大陸朋友很奇怪,明明來到的是酒樓,服務員應該問要喝哪樣的酒,為什麼不這樣問,反而問喝哪樣的茶?原來大陸朋友不明白,在大陸西南,酒是非常普遍的飲料,假如在那裡說上酒樓去,肯定是以喝酒為主的地方。香港不一樣,香港人平常去酒樓不是為了喝酒,是以茶來搭配點心,所以香港人說去酒樓“飲茶”。背景不同,理解內容就不同。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會在異地對身邊事情出現誤解,其實在同時空、同地方,但各人想法不同也會產生誤解。在同一個時空出現的誤會,我們查問一下就可以明白。但時空距離越遠,查問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。翻譯工作也出現類似的情況,因為原作者沒有將每個情節都記錄下來,但假如譯文需要表達清楚,譯經人又沒有辦法穿越時空向作者查問,又沒有其他資料查證,那怎麼樣翻譯才能避免讀和聽的人對內容不會產生誤解,這是譯經人的挑戰。
有次我檢查《使徒行傳》的時候,第九章提到有個住在呂大城的女人叫大比大,她因病死了,那裡信耶穌的人雖然知道大比大死了,但還是趕快地去不遠的城裡找彼得。他們這樣做,很可能是聽過彼得行了不少神跡,甚至讓病人得醫治,所以希望彼得來為大比大做點事。彼得真的來了,有人帶他去停放大比大的地方,當時在那裡還有些寡婦。那些寡婦看見彼得,她們一邊哭,一邊讓彼得看大比大和她們“一起的時候所做的內衣外衣拿給他看”《和合本9:39》。譯文在這地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,因為翻譯員都是按照他們的藍本來翻譯。不過我想清楚到底聽和讀的人,他們是怎樣理解這段譯文的,所以我就問測試員,按他理解為什麼那些寡婦要拿衣服給彼得看?他毫不考慮的回復說,她們要讓彼得看將要為大比大穿上的壽衣。他的回復我一點不覺得奇怪,因為譯入語的人,他們有在人死後穿壽衣的習俗,所以測試員這樣地理解是從自己生活背景而來的。當然從他的背景是沒有錯的,但大比大是猶太人(因為她有亞蘭名字、住的地方和做善事等都表明她是猶太人),而且按我的理解,猶太人是沒有讓死人穿壽衣這個習俗的,所以測試員對內容是有誤解。翻譯員也覺得測試員的回復有問題,他馬上稍微調整譯文。然後我再問測試員,他再次聽到關於衣服的是怎麼樣的事?他說明白了,這些衣服不是給大比大的,是生前做給彼得的,他來了就給他看。當然測試員這個說法是假設大比大和彼得是認識的,也幫他量過身量來做衣服的,這說法是有可能的。但如果彼得早早就認識大比大,為什麼她在病的時候沒有來看她,反而是去了附近的城鎮呢?另外當呂大城的人請彼得去的時候,他們是求他去的。假如是認識的,不需要求,相信彼得知道朋友死了也會去的,所以測試員的說法還是不能採納。一方面不能採用壽衣的說法,另外也不能採用衣服給彼得穿的說法,那怎麼樣翻譯才不會讓人誤解呢?當我跟翻譯隊一起再仔細看希臘文和參考書,發現“給看”這詞是可以含關身語態的,即她們所說的衣服正是穿著在自己身上。如果採用這個理解來翻譯,讀者就不會以為衣服是壽衣,也知道不是給彼得穿的,實在是一個好的理解方向。結果翻譯隊就按這方向來翻譯,測試員也再沒有其他想法。
聖經內容·確實含有不同文化背景,翻譯員需要提高警覺,也許不可能將每個有誤解可能的背景翻譯清楚,但應該盡力避免,讓翻譯在準確的語境下呈現出來。
沈老師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