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April 20, 2020

抓船的四個鐵鉤


有人以為每個詞都可以在另一個語言裡找到對應詞,比如中文“山”,英語是“Mountain”,德語“Berg”,東非史瓦西裡語是“Mlima”。可現實一個詞的出現,往往跟語言群體在生活和文化上的需要有密切關係。比如中國人以為主糧,這詞的含意就是煮熟的,是跟生不同。但說英語的人,並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所以他們只用“rice”(米)來泛指一切的米。同樣道理,有些語言群體世世代代住在山上,他們的生活不需要有關於海和海上的事,那麼他們語言很大可能是找不到跟海上活動相關的詞。譯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,聖經文化和生活對於譯入語的人來說是陌生的,甚至是沒有的,那麼要在譯入語找到對應的詞更是不容易的事。這樣的情況下,譯經工作該怎麼辦呢?



 保羅行程不少內容是跟海上活動有關的,使徒行傳27章,內容有海島港口等,如果譯入語沒有這些詞彙,那怎樣翻譯呢?下面的例子,可以看出譯入語不單沒有港口,也沒有方位的表達,注意他們是怎樣翻譯的(例1):



 《和修》非尼基是克裡特的一個港口,一面朝西南,一面朝西北(徒27:12



《譯入語》非尼基這個地方是克裡特地區船休息的地方,這地方是風不怎麼吹到。




 再看看剛才提到的“錨”,在沒有這詞的情形下又怎樣翻譯的(例2):



  《和修》恐怕我們撞到礁石,他們就從船尾拋下四個錨,盼望天亮。(徒27:29



《譯入語》……由於怕撞到石頭,用來抓船的四個鐵鉤被他們從船尾拋進水中後,等待天亮。




 假如譯入語沒有找到對應的詞,一般都以形容句式來表達(例2),有時難以形容的,翻譯就不能按單詞的含意翻譯,乃要將句子的整體意思翻譯出來(例1)。



 沈老師

Friday, April 17, 2020

Less is more

最近看台灣威克理夫2017年9-10雙月刊,內容跟譯經技術有關,這裡就重點編修轉載:

作者/東亞區宣教士 譯者/詠寧姐妹

引言:作者在東亞少數民族Ayt族中 翻譯聖經多年。 「要有光!」這在《創世記》第一章3節上帝所 說的話,英語用四個字來翻譯(Let there be light),和合本用了三個字,在希伯來文的原 典中則只有兩個字);但若要用Aty語來翻譯,無論用多少字、譯成多長的句 子,翻譯團隊也無人敢確定,我們是否正確譯出了 這句上帝所說,含創造涵義的話。 

事實上,《創世記》裡的這句話是個相當奇怪 的句子!在希伯來文中,那是對尚不存在的無生命 物體(光)所發出的命令:要命令它出現。它用了動詞「成為」,因此,這個命令字面的意思 大概是:「光,要出現!」但是在Ayt語中,命令式只 能用於第二人稱單數(具有生命的代名詞―命令「你」去做 某事,例如:「(你)到這裡來!」在文法的限制 上,Ayt語中不會出現命令無生命的物體去做事, 因此,理論上,Ayt語無法命令光――更別說這時光 還不存在呢!

受語言侷限,母語聖經翻譯員E姊妹初時無法領悟經句涵義,她常會參考 其它語言的聖經譯本,以思考最合適的Ayt語翻譯方 式。 在研究《創世記》第一章3節時,她發現某個譯 本這樣解釋:「『要有光』,字面意思是『希望有 光』或『將要有光』。」按這解釋 ,可 直接將經文 翻譯為「希望有光」或「將要有光」。但當我們請 教其他Ayt母語人的意見時,卻發現這兩種譯法都沒 有表現出「創造」的涵義,頂多表現出上帝命令別 人給祂光,或預言將要有光,或希望會有光;都沒 有表達出上帝以祂的命令使光出現的涵義。 E姊妹也說,其實她自己也不是那麼清楚這句 話的意思,因為對她來說,「光」並不是可以被創 造出來的東西,而是本來就存在的現象,因此,她 導 覺得上帝應該是要叫一個人,比如天使,去把光的 甚麼開關打開之類的。 

我們決定暫且將「要有光」的這個問題 擱下,繼續處理《創世記》的其它部分。在接下來 的半年裡,我們經常回頭討論這問題,也嘗試以不 同的方式來翻譯,但仍徒勞無功。 一天,我們正在休息,一起看一部電視武俠 劇,講述古代某個非常厲害的武林高手的故事。這 讓我忽然想到了些甚麼,於是,我問E:「假設有 個貧苦的農民小夥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,但 邪惡的軍閥綁架了這女孩,並要求男孩拿黃金來 贖。一天,男孩遇到神仙,將難處告訴神仙,神 仙願意變出黃金給他。那時,神仙向天空伸出手, 說…….」。 我問E,這位神仙此時應該會說甚麼?E毫不猶 豫地脫口而出:「金子!」於是我馬上用Ayt語大 喊:「光!上帝說:『光!』」,E盯著我,恍然大 悟說:「原來是這個意思!」 之後,我們的團隊和兩位沒有參與翻譯的村民 一起測試母語人對譯文的理解。當E姊妹讀到《創世 記》第一章3節這句上帝說的話時,兩位村民立刻驚 呼:「哇!上帝這麼厲害!」後來他們兩位都信主 了。 有時候,「簡勝於繁(less is more)」,即使說 得少,意義仍然深遠。聖經譯文,英語用四個字 「Let there be light」,中文用了三個字「要有 光」,希伯來語用兩個字「 」,但是用Ayt 語,卻僅僅只需要一個字。

Thursday, April 16, 2020

九唔搭八


有次我檢查翻譯隊的工作,單看他們的回譯是沒有什麼問題的。那時我們處理的是徒9:1-2



和合本修訂版:



1掃羅不斷用威嚇兇悍的口氣向主的門徒說話。他去見大祭司, 2要求發信給大馬士革的各會堂,若是找著信奉這道的人,無論男女,都准他捆綁帶到耶路撒冷。



我檢查的語言中文回譯大慨是這樣的:



1掃羅不停地用狠毒的硬話恐嚇主的學徒們,他到大祭司那裡去, 2 他要求大祭司寫信,給大馬士革城鎮那些商議事情的房子,信裡面是這樣,跟從耶穌的人無論男女要准許他抓回耶路撒冷。



我們找來測試員幫忙理解這段經文,當聽過這段經文後,我就問測試員關於信的內容。他說他知道有個掃羅要求寫信,然後這信是用來抓那些男女去一個地方。那我接著問掃羅得到這信後怎麼樣呢?測試員說他去抓人。因為回譯很清楚說掃羅拿著信要給會堂的,所以我再問測試員掃羅在抓人前,他帶著信做什麼?我希望測試員能告訴我掃羅拿著信去會堂。但測試員的回復讓我詫異,無論我怎麼問,他的理解都是他拿著信去抓人。到底為什麼他好像沒有注意到掃羅拿著信給會堂這句話呢?後來我請翻譯員將內容更清楚的解釋給測試員知道,在解釋的過程中,因為他們都是用譯入語對話,說了不久,翻譯員就表示他知道翻譯出了什麼問題。於是他馬上調整譯文,



結果中文回譯是這樣的:



1掃羅不停地用狠毒的硬話恐嚇主的學徒們,他到大祭司那裡去, 2 他要求大祭司他寫信,給大馬士革城鎮那些商議事情的房子的領導們,寫信信裡面是這樣,要准許他,把跟從耶穌的人無論男女要准許他抓回耶路撒冷。



斜体字的就是翻譯員從原來譯文加上去的一句話。修改以後,我們再將內容讀給測試員聽,也給他看,他馬上就可以說出掃羅拿著信給會堂的領導。那麼為什麼沒有修改的時候,測試員沒有理解這信要交到會堂呢?原來在他們的語言裡,信要交給才是正確的搭配,如果說信交到會堂,死物是不當的搭配,不能理解的。有可能聽不出來是什麼,像測試員一樣。就算可以理解,但聽和讀都感覺不自然,總之就不是語言的自然表達吧了。





翻譯的時候,翻譯員容易受到源語的語法和搭配影響,忽略譯入語本身的語言特性。這種情況並非偶然出現,其實常常都會發生。所以一個高水準的翻譯,找人試讀或找測試員幫助都是能夠改善翻譯的好方法。



沈老師

Saturday, April 11, 2020

不會吧!去酒樓飲茶?


人與人交往,很多時候會因為生活背景不同,行為表達不同而在异地對事情產生誤解。住中國西南的朋友到了香港,他們要去吃香港的點心美食,當地人告訴他們吃點心要去酒樓那裡才有。於是朋友們就去了一家酒樓。當大家坐下來的時候,服務員很快就過來打招呼,詢問他們要喝什麼茶。大陸朋友很奇怪,明明來到的是酒樓,服務員應該問要喝哪樣的酒,為什麼不這樣問,反而問喝哪樣的茶?原來大陸朋友不明白,在大陸西南,酒是非常普遍的飲料,假如在那裡說上酒樓去,肯定是以喝酒為主的地方。香港不一樣,香港人平常去酒樓不是為了喝酒,是以茶來搭配點心,所以香港人說去酒樓“飲茶”。背景不同,理解內容就不同。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會在異地對身邊事情出現誤解,其實在同時空、同地方,但各人想法不同也會產生誤解。在同一個時空出現的誤會,我們查問一下就可以明白。但時空距離越遠,查問也不一定能找到答案。翻譯工作也出現類似的情況,因為原作者沒有將每個情節都記錄下來,但假如譯文需要表達清楚,譯經人又沒有辦法穿越時空向作者查問,又沒有其他資料查證,那怎麼樣翻譯才能避免讀和聽的人對內容不會產生誤解,這是譯經人的挑戰。

有次我檢查《使徒行傳》的時候,第九章提到有個住在呂大城的女人叫大比大,她因病死了,那裡信耶穌的人雖然知道大比大死了,但還是趕快地去不遠的城裡找彼得。他們這樣做,很可能是聽過彼得行了不少神跡,甚至讓病人得醫治,所以希望彼得來為大比大做點事。彼得真的來了,有人帶他去停放大比大的地方,當時在那裡還有些寡婦。那些寡婦看見彼得,她們一邊哭,一邊讓彼得看大比大和她們“一起的時候所做的內衣外衣拿給他看”《和合本9:39》。譯文在這地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,因為翻譯員都是按照他們的藍本來翻譯。不過我想清楚到底聽和讀的人,他們是怎樣理解這段譯文的,所以我就問測試員,按他理解為什麼那些寡婦要拿衣服給彼得看?他毫不考慮的回復說,她們要讓彼得看將要為大比大穿上的壽衣。他的回復我一點不覺得奇怪,因為譯入語的人,他們有在人死後穿壽衣的習俗,所以測試員這樣地理解是從自己生活背景而來的。當然從他的背景是沒有錯的,但大比大是猶太人(因為她有亞蘭名字、住的地方和做善事等都表明她是猶太人),而且按我的理解,猶太人是沒有讓死人穿壽衣這個習俗的,所以測試員對內容是有誤解。翻譯員也覺得測試員的回復有問題,他馬上稍微調整譯文。然後我再問測試員,他再次聽到關於衣服的是怎麼樣的事?他說明白了,這些衣服不是給大比大的,是生前做給彼得的,他來了就給他看。當然測試員這個說法是假設大比大和彼得是認識的,也幫他量過身量來做衣服的,這說法是有可能的。但如果彼得早早就認識大比大,為什麼她在病的時候沒有來看她,反而是去了附近的城鎮呢?另外當呂大城的人請彼得去的時候,他們是求他去的。假如是認識的,不需要求,相信彼得知道朋友死了也會去的,所以測試員的說法還是不能採納。一方面不能採用壽衣的說法,另外也不能採用衣服給彼得穿的說法,那怎麼樣翻譯才不會讓人誤解呢?當我跟翻譯隊一起再仔細看希臘文和參考書,發現“給看”這詞是可以含關身語態的,即她們所說的衣服正是穿著在自己身上。如果採用這個理解來翻譯,讀者就不會以為衣服是壽衣,也知道不是給彼得穿的,實在是一個好的理解方向。結果翻譯隊就按這方向來翻譯,測試員也再沒有其他想法。

聖經內容·確實含有不同文化背景,翻譯員需要提高警覺,也許不可能將每個有誤解可能的背景翻譯清楚,但應該盡力避免,讓翻譯在準確的語境下呈現出來。


沈老師